
为地球,服务人
“善思”倡导绿色化学,通过整合创新力量 、跨领域跨企业,并与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深层次合作,特别为具有高增长性的茶叶、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带来优质的产品和专业解决方案,保障作物生长的每个阶段都能茁壮成长,减少农药在农业面源中的污染,推行农业的清洁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带动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般认为,造成农药污染环境并在食品中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包括农药原药的性能、农药剂型的落后、施用方式不当及管理缺陷等环节。近年来,农药原药技术不断创新,高效、低毒新型原药正在快速替代原有品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促使农药使用趋于科学合理。这种情况下,农药剂型的落后已成为制约农药产业水平的关键瓶颈。目前,农药制剂主要有液体剂型和固体剂型,其中液体剂型包括水基化和油溶性两大类,后者的代表是乳油剂型。乳油就是将不溶于水的原药溶于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与乳化剂一起而制作的农药制剂。乳油剂型约占我国农药制剂年产量的50%(100万吨以上),使用二甲苯类溶剂高达30~40万吨。该类剂型的突出问题有:第一,严重污染环境。甲苯、二甲苯是公认的有毒、致癌物质,随农药制剂的施用渗透到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对环境的多重污染。此外,由于作物表面是油溶性的有机物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的乳油更容易向作物内部渗透,造成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第二,造成巨大浪费。甲苯、二甲苯是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而且价格昂贵,在农药制剂的生产中仅作为不能杀灭害虫的分散介质使用,无疑是一种浪费,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农民负担。第三,吞噬了原药的技术创新。由于技术瓶颈,很多高效、低毒的农药原药不得不制作为乳油制剂出售,实际上仍然无法成为真正的环境友好农药剂型。
近年来,农药剂型落后问题逐渐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4号公告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工信部《工原(2009)29号》公告决定,“从2009年8月1日起停止颁发新申请的乳油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2012年7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2014年,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被誉为“史上最严农残标准”。2015年3月18日,农业部下发到2020年农药、化肥“双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其中要求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上述众多政策表明,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先进出现的科学技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大力推广高效、缓控释、水基化的环境友好农药制剂,这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些政策和标准的颁布实施,也标志着农药残留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下决心解决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预示着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有作为的天地。
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备14024484号-1